學校大門與教學樓中間有一條小徑,是上學的必經(jīng)之路。這條小徑總是充斥著各種氣味,一有人經(jīng)過,這些氣味便爭先恐后地擠入你的鼻腔。二中的學生幾乎都接受過這些氣味的“熏陶”。
食堂就坐落在小徑的右側(cè),所以各種專屬于食堂的食材味與炒菜味便在小徑中占據(jù)了一大片地盤。中午的伙食一直是令新生們很期待的,個別鼻子靈的同學一聞,連忙報告:“嗯,今天中午菜不錯,骨肉相連,還有紅燒肉……”
午餐后,食堂門口會堆上一些剩飯菜。此時,一種酸腐味便彌漫開來,仿佛在述說著自己被浪費的悲慘命運。路過的人皆掩鼻而過,但還會有絲絲無孔不入的氣味在你身旁環(huán)繞。
小徑的中間是學校的實驗樓,闖過食堂氣味的封鎖后,偶爾會有一股酒精的氣味襲來,這股氣味雖不如食堂的濃烈,卻會使人打個激靈,有一種提神的功效。每次聞到這種氣味,我都會想到體檢抽血時,護士那邪惡的笑容與泛著銀光的針頭,不覺加快了逃避的步伐。
接下來是一種混雜的氣味:學校在裝修圖書館,油漆的氣味與邊上樹木花朵的清香糾纏在一起,它們在打架,在爭奪小徑盡頭的制空權(quán)。這種混雜的氣味是嗆鼻的,似乎覺著又有了股火藥味。
離開小徑,一路上我還一直回想著這些氣味,這些氣味會一直留在我的校園記憶里,成為記憶里最真切的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