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上講臺時候的我,緊張的一直在發抖。
在四年級的一節語文課,老師說:“下面這幾位同學把昨天寫的作文拿到講臺上讀一讀,他們都寫得不錯。“……陳挺豪。”“陳挺豪?”竟然有我的名字?我真的不敢相信。
叫到名字的同學都出來講臺前面站成一排,我是排在最后的。我怯怯地站到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心里又興奮又緊張,畢竟是第一次上講臺來讀自己的文章。前面還有三個同學就到我了,此時我感到心怦怦直跳,雙腳也在發抖,我多么希望下課鈴響起來,可是平時一節課很快就上完,今天的四十分鐘怎么那么漫長啊。“陳挺豪,到你啦。”老師的一句話把我嚇了一跳,我哆哆嗦嗦地走上講臺,不敢抬頭,手上的作文紙一直在抖動,聲音小得像蚊子叫,我真的想找個縫鉆出去。“陳挺豪,別緊張,大膽一點。”我慢慢地抬起頭來,看到老師那慈祥的眼神,再望前面看,下面同學們用期待的眼光望著我,好像在說“不要怕,大聲讀出來。加油!”頓時,我覺得好象身上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力量,手上的作文紙也不抖了,兩腳也不顫了,聲音也越來越響了,同學們不由得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多么希望:作文長一點,再長一點。
那一次讓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感覺,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我永遠也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