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我在墻角邊發現了一只蝸牛。這只蝸牛的外殼比人的指甲還要脆,小小的身子在地上慢吞吞地挪動著,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它在挪動,我便給它取了個名字——慢慢。
我還特意為慢慢準備了一個家——一只紙盒子,里面墊上雪白的棉花。雖然簡單,卻很舒服,也很干凈。我找了幾片菜葉給它當晚餐,但是,慢慢可能還不適應這樣的“封閉”生活,那些菜葉它連碰都不碰。我只好失望地走開了。沒想到,當我再來看時,發現菜葉上居然有了個小小的缺口。哦,我明白了。原來,它是怕羞呀,不好意思當著我的面吃呢!不一會兒,慢慢吃飽了,大概是想去散散步,它拖著殼慢慢地爬著。我對它的觸角產生了興趣,就用筆尖輕輕地碰了一下。哎呀,慢慢竟“嗖”一下把觸角縮了回去。
過了一會兒,我又去看它,沒想到它居然不翼而飛了,只在盒子里留下一條閃閃的“亮帶子”。于是我順藤摸瓜,在門口找到了它,把它領回了家。慢慢在自己的“房子”里靜靜地休息了。第二天一早,我去看它,天哪,它竟在棉花上留了兩顆黑黑的東西——大便。慢慢啊慢慢,我真想沖你大叫:“嚴禁隨地大小便!”
過了一段時間,慢慢開始煩躁不安了,整天在盒子里爬來爬去。我想:慢慢難道還不習慣這里的生活嗎?是不是因為它失去了自由?看著它不安的樣子,我決定把它放回大自然。
我端著盒子,小心翼翼地來到樓下草叢里,輕輕地捏住它的外殼,將它放在草地上,心里默默地說:“再見了,慢慢!謝謝你陪我度過了這段難忘的時光,我會永遠記住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