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媽媽,小希還有陸麗莎一起去故宮玩。
首先到了天安門廣場,當然不看升旗儀式的,而是去故宮玩的。剛一進大門,就看到了許多人頭在路上“游動”著,我們驚嘆著。媽媽卻不屑一顧的說:“林京潮,你驚嘆什么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故宮年年人那么多,誰叫它是旅游景點之一呢?”
我們連連點頭,連忙說是。媽媽帶著我們上了樓,從樓上往下看,底下賣棒冰的,賣帽子的和游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媽媽說,該往前面去瞧瞧了,我們便跟在她的后面走啊走啊,看見一個大門,我們走進去一看,有一個小賣部,小賣部旁邊有一個超大的屏幕,屏幕上播放著故宮的由來,故宮里面的還有什么東西,突然,我看見了一個東西。
小賣部周圍有四根紅柱子,其中一根上面掛了一個【太和門】的牌子,里面的內容是:紫荊城外朝正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為奉天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皇極門,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名太和門。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毀于火,十五年(1889年)重建。坐落早高3。4米的臺基上,重檐歇山頂,面闊9間,進深4間,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是紫荊城最雄大的宮門。門前有一對明代鑄造的宮中最大的獅子。此門明代為皇帝早期“御門聽政“處。親順治帝入關后在此即皇位,并頒布了第一道大赦令。我們驚呆了,說不出一句話來,媽媽說:“你們快點走啊!”于是,我們開始游玩,一下去就有好幾顆石榴在飄呀飄,走到前面那些東西長出綠葉,心里非常開行,就這樣邊走邊看,我們走到了出口。時間過得真得很快,但還是和故宮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