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電視里傳出一句話:“7月22日日全食,我國最佳觀測區在長江流域且持續時間長,是三百多年來最佳機遇。此外,其它大部地區可見程度不等的偏食。”
我們終于等到了7月22日那一天。月亮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到了太陽面前。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直到日月重合的那一瞬,我們才清楚的看到了完整的月亮的影子,月亮就像一個淡淡的排球懸在夜空中。這整個現象就是食甚。食甚如曇花一現,短暫而美麗。食甚出現的時候,天色也暗了下來,好像太陽落山了一樣,周圍都是黑漆漆的,真的如同進入了黑夜。但是很快,就看到了鉆石戒,貝利珠等現象。太陽的光芒又重現于天空,光芒又重回大地,一片燦爛。等復圓生光之后,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
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宣告結束了。日全食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也是人生當中無價的財富。它的形成那么精彩,它的變化那么感動,那么如詩如畫的場面,真是讓我大開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