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的18:30,CCTV-2的《開學第一課》開播了。
09年的《開學第一課》是在宏偉的長城腳下開講的,意義非同尋常。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時,進行愛國的教育,既要傳承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更要面向未來。晚會分為四個篇章:“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通過這四個篇章,啟示愛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大愛。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愛是承擔”的主題班會了,來自沈陽13歲的哥哥馬鵬飛,4歲就開始沌水做飯,擔負起照顧奶奶失明的重任,頂起整個家。而他并沒有因此落下學習,全班50名學生,他排在前20名。為了能精心地照顧奶奶,不影響學習,馬鵬飛每天都跑著回家,要知道,他回家要跑四公里。他有一張時間表,上面這樣寫著:
5:10--5:30起床、燒水、洗漱
5:30--6:00為奶奶按摩、洗漱
6:00--6:30為奶奶扎針、做飯
6:30--7:00買豆漿、吃飯
7:00--16:15上學
16:15--16:45回家
16:45--17:00買菜
17:00--18:00寫作業
18:00--18:30為奶奶扎針、做飯
18:30--19:00吃飯
19:00--20:30看書
20:30--21:00為奶奶按摩、洗漱
21:00--22:00干活
22:00--22:30燒開水
22:30--5:10休息
看到這里我哭了,馬鵬飛哥哥多么的孝敬老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