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屬于你的始終都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你想要也不可能得到。就算得到了,也終究會失去。所以,我們要學會舍得,學會放棄。
——題記
朋友,你是否想做成一件事而最后還是一無所獲;朋友,你是否想得到一個人而換來的卻是淚珠。我告訴你,放棄吧,也許放棄也是一種方法,一種獲得。
樹上有一個很誘人的蘋果熟了。因為太高,踮起腳都夠不著,只好搬來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蘋果突然脫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團果泥。
如果這時我們放棄對這個蘋果的憐憫,而去摘另一個,不也會有收獲嗎?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要常常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那些所謂滴,不屬于我們,而我們又何必去強求。
螞蟻遇火時,他們會迅速裹成一個團,放棄最外一層的螞蟻,從而使得更多的螞蟻逃生;斑羚遇險時,他們快速分為兩列,一老一少,他們放棄了老一代的生命,在懸崖邊筑起一道生命橋,從而安全的使少一輩逃生。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夏天的傍晚,有一美麗的少婦投河自盡,被正在河中劃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艄公問:“你年輕輕,為何尋短見?”“我結婚才兩年,丈夫就遺棄了我,接著孩子又病死了。您說我活著還有什么樂趣?”艄公聽了沉吟有頃。說:“兩年前,你是怎樣過日子的?”少婦說:“那時我
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呀……”“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沒有”“那么你不過是被命運之船送回到兩年前去?,F在你又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了。請上岸去吧……”
每個人都有求而不得的時候,而在我們遇到人生中這樣的難題時,我們要懂得換另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看待人生。換一個角度,便會產生另一種哲學,另外一種處事觀。而且,放棄并不意味著失去,反而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