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新華書店選書時,一眼就挑中了《小狼小狼》這本書,人和狼究竟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好奇心驅使我馬上翻開了這本書。
書中講了北京知青陳陣從北京來到額侖草原放羊,在掏了一窩狼崽后,萌生了養(yǎng)一只蒙古狼的念頭。養(yǎng)了以后發(fā)現,小狼不僅是陳陣桀驁不馴的“孩子”,還是他的小導師。小狼教會了他自由獨立、不屈不撓和堅韌強悍。這本書顛覆了我對狼的認識:殘忍兇惡和恐怖,而是智慧、尊嚴、獨立、堅忍和強悍。書中還寫道:蒙古草原從來都是戰(zhàn)場,只有那些最強壯、最聰明、最能吃打、吃飽的時候記得饑餓滋味的狼才能頑強活下來。書中還寫道:拒絕服從,拒絕被牽,是一條真正的蒙古草原狼的絕對準則。是的,漢人恨狼,結果把狼的本事也丟了,能攻打到歐洲的東方人大多數游牧民族,他們把狼像神一樣供起來,不僅活著學狼,死了也要喂狼。如果沒有狼,歷史也許不是這樣。
這個世界上很殘酷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小狼因此才能鍛煉出了不屈不撓、聰明勇敢、自由剛毅的性格,在人類社會也一樣,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獨立自強的性格,來適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