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這本書是沈石溪寫的,當時讀完之后,明白了許多。我知道了動物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即使是那最冷血的動物,它們在人類的眼中有多可惡,而作者是把它們當作了人一樣,這讓我對動物的習性又了解了很多,有些地方很讓我感動,比如說:母紅狐“蝴蝶斑”被巨蜥挖瞎了眼,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雄狐“黑背”被巨蜥叼走,小雌狐“黃毛”又被巨蜥的尾巴打死了,只剩下蝴蝶斑和小雄狐黑鼻頭。
春天是狐貍清窩季節,蝴蝶斑用力把黑鼻頭擠出窩,黑鼻頭只好離開。幾天后,蝴蝶斑已經餓的不成樣了,清窩就是把一半的小狐貍趕出窩,好再生小狐貍。黑鼻頭回來了,嘴里叼著一只小倉鼠,走到窩前,蝴蝶斑那張死氣沉沉的臉頓時露出了生氣(有活力),黑鼻頭算是最有孝心的兒子了,可蝴蝶斑寧肯餓死,也不吃小倉鼠,把黑鼻頭趕了出去。一個星期后,蝴蝶斑靜靜的躺在窩里,她死了,窩前有四只死的小倉鼠。我覺得蝴蝶斑死有余辜,我一點都不同情她。后來我才知道,清窩,其實就讓自己的兒女有獵食能力,能獨自生活。原來蝴蝶斑寧可餓死,也不愿讓自己的兒子變成窩囊廢。
蝴蝶斑的事例,告訴我們父母的良苦用心。從她的所作所為中,我明白了母愛的偉大,我明白了一個母親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了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明白了,我們要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