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在語文課上學習了《京劇《赤桑鎮》選段》,又聽了這一段,這激起了我對京劇深深的興趣,我回家上網查了查,我了解到: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之一,他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道光二十年以后,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了京劇,它至今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因為主要唱腔有二黃和西皮兩個系統,所以又稱它為皮黃。
我發現早期的京劇角色劃分得很嚴格,那時分別有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大行,不過到現在只有生、旦、凈、丑四行。我問爸爸,他還說京劇到現在還有末角。京劇的四大徽班分別是三慶、四喜、和春、春臺,清乾隆五十五年,在安徽享用盛名的三慶班首次進京。京劇擅長表現歷史題材,大多數都是文章、書、小說的內容情節改編的。
我最喜歡唱旦角的梅蘭芳,他是京劇藝術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之一,抗戰期間,他為了不給日本人唱戲,自己留上了胡須,我曾經讀過一篇關于梅蘭芳的文章《藝術不是金錢能收買的》,他代表劇目前有《宇宙峰》、《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我深深地領略到了京劇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