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有一個小菜園,里面居住著許多蔬菜。一到春天,菜園里一片翠綠,那里曾經也是我玩耍的樂園。
在菜園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我發現了幾個小芽,嫩嫩的,仿佛是一團細沙抱著一團綠色。這絕不是我知道的蔬菜。我興奮的跑去告訴奶奶我的發現,奶奶告訴我那時苦瓜。那么美的植物,怎么會背負著一個讓人聽起來就感到苦澀的名稱。好奇心驅使著我天天去看它。不幾天,那嫩綠的小芽已經抽出了細藤,順著欄桿向上爬去,巴掌大的葉子,一溜掛在藤上,像一串串花掛在空中微笑。那藤堅韌有力,我調皮的把藤蔓從欄桿上拉了下來,但沒過多久,他卻又找回原來的路,向更高的地方爬去,好像它的藤上有探測器一樣。
終于,苦瓜長大了,它多丑呀,兩頭尖尖的,中間圓鼓鼓的,像織布的梭子,瓜的表面偶凹凸不平,凸出來的部分像一群大大小小的毒蟲,用手一摸,硬邦邦的。我問奶奶:“這瓜好吃嗎?長得這么難看!”奶奶說:“好吃是好吃,就是有點苦!”一聽“苦”這個字,我就搖頭了。我生性喜歡吃甜的,有從小在甜水里泡大,從來就與苦無緣。
吃飯時,奶奶把一大盤苦瓜青椒端上了桌,在爸爸的慫恿下,我夾了一小塊苦瓜放在嘴里,牙一嚼下去,哎呀!好苦!我趕忙吐出來。爸爸見了,連忙說:“吃,再吃,吞下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滋味。”我死活都不肯吃了,太苦了,這時,奶奶也在一旁鼓勵我,我硬著頭皮吞了下去。哪知一會功夫,喉嚨里覺得怪清涼的,那味道似苦非苦,明明是苦,卻使人覺得有甜甜的味道,感到精神爽快,吃起飯來,也更有味道。爸爸說:“做任何事情,先吃點苦,到回來才會有甜頭的,做人也要這樣,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像苦瓜,雖然長得丑,但它有實用價值,可以降血壓,降血糖……”
我愛苦瓜那綠色的生命,更愛它的氣質——苦盡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