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千年前的荀子就曾有如此感慨??梢?,外物之重要,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憑借。
學會憑借外物的力量獲取成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如他們沒有借助地勢和風向,又怎能使“見者遠”,“聞者彰”呢?雖然手臂的長度有限,聲音的響亮程度有限,但是只要憑借外物,我們依然可以使“見者遠”,“聞者彰”。又如莊子所說:“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正是六月的風促使了大鵬的高飛。大鵬自身的體能決定了它飛翔的高度,如果僅靠自身的力量,它永遠也不能突破極限;但是,它憑借了風的力量,突破了自己的極限,登上成功的寶座。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為世人所熟知,探究其成功的原因,無外乎是因為孔明先生借助了多霧的天氣罷了。又如赤壁之戰,諸葛孔明再次憑借天氣狀況——東南風的力量,打退了曹操的百萬雄師。都說諸葛孔明料事如神,可在我看來,他不過是善于憑借外物罷了。試想,如果“東風不與周郎便”,豈不會“銅雀春深鎖二喬”。
由此看來,成功之道在于學會憑借。只有能征善戰的廉頗換不來國家的安寧,只有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取不來真經,一個人破譯不了基因密碼,一個人不能讓“神舟七號”上天。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塵世中渺小的一個,我們都有著自身的缺陷與不足,我們更需要別人的幫助,需要學會憑借外物來獲取成功。
在生活中,在學習中,我們要學會憑借,以便更好更快地獲取成功。山野中不起眼的石塊憑借藝術家的精心雕刻而在藝術館中綻放光彩;而我們呢,作為萬物之主的人類,可以憑借外物盡情地釋放自己的光芒。
只有學會憑借,才可能無懼缺陷,不畏弱點,更快地獲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