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操,老生常做。語文老師說,這是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
對對對,千真萬確,接連上了兩節課,神經緊繃,目不轉睛,恨不得記住老師講的每一句話。豈敢走神,豈敢伸懶腰。如此久坐,屁股要生根,人將成植物了。聽課,靠精神也,第一節課“一鼓作氣,”第二節呢,就是“再而衰”了,三四節咋辦?趕快去做操給“精神”加油吧。
上午第二節下課,操場上已經“萬頭竄竄紛如蟻”了。天空中,白云朵朵,陽光灑身,習風撲面。我深深地吸一口夾雜著泥土和書香的空氣,婷婷地站立在“蕓蕓眾生”中。
音樂響起,口令喊起,我們開始和著動感的節拍,一起舞動著青春旋律,展現真我的風采。舒服地伸展,暢快地擴胸,瀟灑地踢腿,輕云般體側,旋風般體轉,姿勢都是那么輕盈優美。好灑脫好漂亮喲。
操場不是課堂,做操的紀律相對寬松,不瞞你,我做操就常常開小差,常常一心二用,每一節和每一個動作,都游心于物外。做伸展運動的時候,我在想小時候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當“老鷹”進攻時,“母雞”的防守,就是這樣伸展兩翅(雙臂)保護“小雞”的。做擴胸運動的時候,我感覺胸懷像操場一樣寬廣,接著就是踢腿運動,左一腳,右一腳,踢的不是空氣而是學習上的難題。此后便是體側運動,我習慣地閉上眼睛——臉對著東方,陽光像母親的手溫柔的撫摸著我,我感受到太陽溫情脈脈的注視,這感覺,多么好。最愛做體轉運動那一節,我好乘機驀然回首向他望去,不過,能碰到他也恰巧看我的時候是那么的微乎其微,因為他也在轉,嘻嘻!總算可以貪看一眼他的背影,又令我不安的是,班主任老師那雙敏銳的眼睛,其實老早就盯上我了,而我渾然不覺。
一節又一節地做下去,回望眾生,廣播操做到隨心所欲的人在紛繁錯綜的視線里自在游走,而那些技藝不精的人則在思緒飄向別處時神經錯亂,四肢運動他在擴胸,體側運動他在踢腿,而別人還在整理運動時他已向前靠攏。做得很不認真,老師開口訓話:“廣播操在做什么?太散漫了,比散文還散!”人海中竟然有同學回敬一句:“形散神不散!”
蜷縮的身子舒展了,酸痛的雙臂輕松了,疲勞的眼睛明亮了,再對著天空對著白云大喊一句,吐出壓抑,驅趕困倦,然后放眼翠巒,放眼遠山,放眼翅影------氣暢血活心曠神怡,我們回到班級去,回到那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班級去,繼續做操,這一回做的是思維的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