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正如詩中所說的那樣,蓮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在古代,荷花可是詩人的至寶,許多詩人寫詩時都以荷花為主,比如說王昌齡的《采蓮曲》就寫出了荷花的“外貌”,“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再看,楊萬里又寫道“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嘿!李白在《子夜吳歌》中也說道“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從古至今,描寫荷花的詩句成千上萬,只要我們多看書,就一定能學到更多的詩句。大家一定聽說過宋代朱敦頤的《愛蓮說》吧!上面說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連而不妖。”那大家知道嗎?荷花為什么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呢?哈哈!你們不知道吧。
讓我來告訴大家吧!淤泥:指水底的污泥;染:指沾。全句的意思是: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而荷花就是這樣,生長在臟兮兮的污泥里,而它的花瓣還是那么純潔,干凈。給人的感覺像剛出生的新生兒一樣,清新脫俗。荷花雖不像月季那般芳香迷人;也沒有牡丹那樣富貴榮華。但它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和,這是所有的花都沒有的品格。我愛荷花,因為它清新淡雅;我愛荷花,因為它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我愛荷花,因為它散發出的縷縷幽香沁人心脾······哦!荷花,可謂是‘萬綠從中一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