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贊嘆過婀娜多姿的楊柳,也曾沉醉于濃香襲人的玫瑰;我曾為青竹的氣質所傾倒,也曾被松樹的品格所征服;我喜歡傲視冰雪的紅梅,也愛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然而,我最喜愛的還是隨處可見的小草。小草,雖無牡丹的雍容華貴,也無水仙的幽香典雅,但它有一股堅忍、頑強的生命力,有一種質樸而敦厚的性格。它既不需要誰去施肥,也不需要誰去培土,卻能以驚人的活力蓬勃生長。野火,有時會給它以毀滅性的打擊,然而一旦春風吹動,它又扎根大地,欣欣向榮,充滿生機。“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大詩人白居易的這首詩,不正是對小草頑強生命力的贊美嗎?小草對外界的需求很少,獻出的卻是自身的一切:草藥可以治病,為人們解決病痛的折磨;草地可以美化環(huán)境,幫人們擺脫污染的威脅;草原可以放牧牛羊,使農村經濟得到發(fā)展;綠茵球場,更是億萬青少年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即使它燒成灰,也能用來滋養(yǎng)大地,讓萬物充滿蓬勃的生機!。
每當我看到小草,總情不自禁地想起教育園地里的耕耘者——老師,他們收入低微,卻將知識的乳汁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學生。課堂上站酸了腿,粉筆灰染白了黑發(fā),批改作業(yè)熬紅了雙眼……他們就是這樣培育了學生,卻耗盡了自己,年復一年地默默奉獻著。他們的品格,不正是小草精神的真實寫照嗎?我贊美小草,也贊美像小草一樣無私奉獻的老師。我愿自己將來也做一棵默默無聞但奮發(fā)有為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