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孔子游春》。這篇課文講了孔子帶著弟子們去游賞春景,借水來說真君子,談志向。
孔子是個善施教化的人。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對弟子們說著水的品質,告誡弟子們要做一個像水一樣的真君子。我從孔子說的那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就能看出。
孔子還是個平等待人的君子。孔子有一個弟子,這人既沒錢又沒有地位。他去拜了很多名師,但卻沒有人收他,都是因為他太窮了。但孔子見到了,他卻立馬答應。有一次,孔子要過河,但卻沒有船,弟子們喊破了噪子,都沒有叫來船夫,結果他卻喊了一聲:“船夫”!便立馬有船來了。后來,人們更把這個故事歸成一個成語:有教無類。
孔子還是一個謙虛的人。這天,孔子來到湖邊,看見有兩個小孩,原來他們在辯日。一個人說:“太陽應該是早上離我們遠,下午離我們近,不信的話你自己試試,早上的時候太陽離我們遠就不熱;而下午太陽離我們近,就相對來說氣溫高一些。你說對不對”。另一個人卻說:“不對,不對,應該是早上太陽離我們近,下午時離我們遠。你看,太陽離我們近的時候溫度就低一些,離我們遠的時候溫度就高一些,如果照你那樣說,那山上不就更熱了”?孔子聽了也陷入了其中,深思了來。他并沒有像其他老師一樣,他說哪個就是哪個。可見,孔子是多么的謙虛呀。
學完了這篇課文,讓我了解了一個充滿智慧、善施教化、平等待人以及謙虛的孔子。讓我明白了做人要做一個像水一樣的人,要做一個平等對待他人,謙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