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爺爺曾說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是啊!我們的祖國是多么的強大啊!黃帝時期,我國就發明了指南針;在西漢時期,我國也率先發明了造紙技術;更在宋朝,我國還制造出了火藥……等等,這都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體現啊!可是,等等這些還不夠,祖國的將來還需要我們的付出,詹天佑先生曾說過:“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的汶川的地震,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毀滅的傷痛與感慨。當地震襲來時,那些少年英雄們,用堅強和勇敢,閃耀著人性的光芒。九歲半的林浩在自救后,把一位已經昏迷的同學被出廢墟,又重返廢墟,再次背出一位同學;十五歲的雷楚年在地震發生時不是往外逃,而是沖進教室救出七名同學;十三歲的小女孩兒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當她意識到地震發生時,不是自己往外逃生,而是去救另外幾名同學,自己卻被壓在廢墟下……看到這些英雄少年立下的種種美德,我們該怎么做呢?我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的機會,但是,我們只要有這樣的精神,有這樣的想法,就足夠了。讓我們向著祖國的好少年出發吧!下面是我這篇文章的核心部分——我有好習慣。
習慣養得好,終生都有可能享福,可習慣沒有養成,終生都有可能受累。當我在讀《富蘭克林的好習慣》這篇文章時,我知道了,做事要時時要求自己,時時監督自己,管好自己。在上課時管好自己的嘴、手,不說話也不做小動作,這就是我們小學生的日常好習慣。當我在讀《兩種習慣養成不得》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知道了那兩種習慣是不養成什么習慣的習慣,和妨害他人的習慣。
當然,好習慣是一定要養成的,可是,你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壞習慣怎么辦呢?這就是不養成什么習慣的習慣的奧秘,想不寫作業之類的壞習慣都不能養成。妨害他人,也就是傷害他人,如果養成這個習慣,后果不堪設想:輕至老師責罵,重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所以,我們要從小養成和同學團結友愛的好習慣。有一位老科學家曾說過:“我一生學到最有用的東西是在幼兒園學的,老師教會我懂得和朋友分享,老師教會了我回家要問好。”其實好習慣才是我們一生的導師。笑一笑,十年少。
微笑也是人生中的一種美德。一個富翁可能整天憂心忡忡,一個窮人可能心情舒暢;一個四肢健全的人可能整天郁郁寡歡,而一個殘疾人可能坦然樂觀。一個笑容可能讓你多一個朋友,甚至還可以讓身處逆境的你轉為處境順利。讓我們每天給我們的家人、老師、同學以及陌生人一個微笑,持續下來,你會有很大的收獲。
弟子規上也曾記載:有余力,則學文。假如你以上幾條都做到了,你就可以開始腳踏實地的學習了。鄧亞萍在獲得第十八個世界冠軍的時候,只上過小學二年紀的她重返校園,重新學習,經過努力,鄧亞萍成功獲得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稱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個好的習慣可能決定了我們的一生,一個簡單的微笑可能讓我們重新有信心,一個好的學習成績可以讓全家都高興。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讓我們向著明天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