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幾年前的一件事。
那一天,歡快的下課鈴響了,同學們一窩蜂的沖出了教室,有的跑到操場上打羽毛球,有的奔向乒乓球臺去打乒乓球……只剩下我和我前桌的一名同學待在教室里看我的同桌畫畫。
他畫了一只維妙維肖的烏龜,還題上了四個字:“我是王八。”
我被畫面上的縮頭烏龜和風趣的畫名逗得哈哈大笑。我前桌的同學卻不肖一顧的說:“有啥好笑的,呆頭呆腦,要死不活的,畫得不咋的!”
過了一會,上課鈴響了,同學們回到座位上,老師走上講臺說:“上課。”值日生大聲喊:“起立!”
當同學們都站起來時,一個同學忍不住發出“哧哧”的笑聲。
大家扭轉頭跟隨發笑同學的視線看去,看見我前桌同學的背上貼了一幅畫,這張畫就是下課時我同桌同學的杰作!
老師厲聲問道:“這是誰干的?”我遲延著,沒敢立即承認錯誤。
我的同桌低垂著頭,滿面通紅。老師見狀,以為是他干的,狠批了他幾句。
這一件事之后,我前桌的同學以為是我的同桌干了侮辱人的事,由此與我的同桌產生了感情隔膜。班上同學們也把我的同桌當成了搗蛋鬼。
后來,我向前桌的同學道了歉,還去找老師承認了我的錯誤。我十分后悔地對老師說:“老師,往同學背上貼烏龜的那件壞事是我干的,不是我同桌同學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