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道德隨處可見。
比如,隨手撿起丟在地上的廢紙垃圾,并把它扔進垃圾箱里,是道德;看到同學打架,及時出面制止,是道德;在公車上,給老人、孕婦和有孩子的乘客讓座,是道德。
以前,我聽到過一個這樣的故事,讓我更加明白了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怎樣要求自己。
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國際青少年夏令營活動中,有一群中國學生和一群日本學生被分在了同一組。中國學生們都背著不重的書包,把重的行李都交給老師,而與之相反的日本學生卻自己背著重的行李,獨立的旅行。過了幾天后,中國學生中的一個小女孩發燒了,要求送到賓館里休養,而同樣發燒的日本學生卻堅持著繼續與同學們完成夏令營。過了不久,中國的一位父母還因為過于擔心孩子,而強行帶孩子回家了。
我聽完整個故事后,非常為我們國家的孩子感到慚愧。學校里老師要求我們長大后當一個四有青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可是我們孩子在家里受到那么多的疼愛,甚至于是溺愛,大人們總笑我們是小皇上、小公主,夏令營中的中國學生的表現只是我們廣大青少年的一個縮影,做得比他們更糟糕的大有人在。
我們要成為將來國家的棟梁之才,就應該學會自己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自己的行李要自己背;學會心中存有他人,像孔融讓梨一般把愛給身邊的人;學會嚴格的要求自己,勇敢地面對病魔或者是更強大的敵人。
一位名人說過,一個有道德而缺乏知識的人還可以用知識來彌補,然而一個有知識卻缺乏道德的人卻是無可挽救的。道德,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