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我們炎黃子孫都親切地稱她為”母親”。她擁有著富饒廣闊的疆土,燦爛悠久的歷史文明;她古老而最具生命力的文字也對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她優秀的軍事文化底蘊,讓我們以軍事強國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她穩固而強大的經濟文化經受了一次次危機的沖擊后依然闊步前行;她充滿活力迎接著無限光明的未來。
“中國”的名字,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那時的中原,諸國林立。彼此間或戰或和。因商王統治的地方是中央政權,又是文化、政治的中心,所以稱為“中國”。后來又經過多個王朝的更替交迭,中華民族也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融合。但是“中國”的名稱卻代代相傳,從未改變過。每每看到雄偉的萬里長城,蜿蜒起伏盤旋在青藏高原上通往拉薩的青藏鐵路時,都會讓人感到我們強大的民族精神的存在。在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藏著豐富多彩的各種資源。古代的四大發明更是古代文明的體現。甲骨文的發現出自于一位名叫王懿榮的學者在翻看自己喝藥的藥渣時發現了龍骨,這也就是龍骨學說的由來。我佩服我們的祖先的聰慧,給我們留下了神奇的造字文化。看到不同時期每一個文字的不同寫法,讓我感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孫子兵法》和《戰國策》等多部兵書也體現了祖先在軍事上的大智慧。我們生活在祖國媽媽溫暖的懷抱里,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著辛勤的園丁培育。神九的順利發射,它與天宮一號的手動對接,無不鼓舞和感動著我們每一個少年兒童。我將努力學習好文化知識,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看更多的書了解更多的知識,為建設祖國而奮力。祝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科技更加發達,物產更加豐富。我愛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