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的下著,絲毫沒有要停的跡象,無聊的翻著電腦中的圖片,有一張油畫深深的吸引了我,那個作品就是羅中立的《父親》。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圖片時對我的觸動很大。畫中那位父親臉上有著如車轍似的皺紋。黝黑的臉上布滿了滄桑,深深陷入的眼睛中露出了凄涼,酸楚的目光,像是在回憶過去的風風雨雨,也像是在期待未來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了父親那溫柔、親切的目光。他的嘴唇早已干裂,似乎已經(jīng)干裂很久。他鼻子旁邊的痣,老百姓都叫它“苦命痣”他們認為會一輩子受苦。嘴中只剩下一棵門牙,那嘴中早已嘗盡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那雙手指上都倒了刺的大手端著一碗水。那碗不知是用了多長時間的碗。他那指甲中還有他天天面對的泥土,眉梢上仍然掛著灰色的汗珠。那是一張飽經(jīng)滄桑的臉,歲月無情的在他臉上刻出一道道的皺紋。
這幅油畫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張生動的臉。然我們覺得他的血液在流淌,在對我們開心的笑。讓我們感受到他的生活貧困與艱苦,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事,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了勞作著。即使已經(jīng)飽經(jīng)滄桑。但他又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望與期待,他有著樂觀態(tài)度去迎接每一天。這位父親也是全體勞動人民的父親,他為兒女奔波著,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父親為兒女勞作著,這是一種血淚的勞苦。細小的毛孔里不知滑落了多少汗珠,無論怎樣,都阻止不了他辛勤的為兒女勞作,耕耘。這幅圖片表現(xiàn)了當代農(nóng)民的形象,描繪地淋漓盡致。它體現(xiàn)了父親的淳樸、憨厚的性格。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百折不撓的創(chuàng)造力。這是撼人心魄的!他們有著善良的心、淳樸的情、與世無爭的信念。那秋日下一片一片的金黃,就是他們辛勤勞動的見證。那張被歲月摧殘、被陽光暴曬而布滿皺紋的臉,那是我們永遠無法忘記的臉。品味《父親》品味出中華民族的滄桑,這是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