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在這里是第二大節日,熱鬧無比。家家戶戶門前掛著一對艾草,艾草莖頭用紅紙包兩道,倒掛在門的兩邊,紅綠相間、芳香撲鼻、驅邪招福,增添了節日氣氛。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糖、豆、肉、棗等做的,用一種特別長的竹葉包的,再用竹線或稻草捆住。
形狀有無角的(圓柱形的)、三角形的、四角形的。有豆砂粽、肉粽、棗粽、糕粽等,以粽餡料而命名,味道各異。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加水后還要加草木灰水一起煮,煮四、五個小時才熟透,又香又甜。清晨,村東頭鑼鼓聲、鞭炮聲響成一片。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從廟里出發,猶如一條兩里長的巨龍慢慢向石拱橋蠕去,好不壯觀!隊伍前頭是幾位爺爺敲鑼打鼓,接著是一群身穿黑衣道士口中念念有詞,緊接著是老奶奶們手捧經盤邊走邊念:屈原頌、增壽經、消災經等,再后面就是善男信女們,她們手拿著粽子,經過石拱橋時每人都向河中投二個或五個粽子給屈原“吃”。
祈求保佑人們無災無難。今天城里要進行龍舟競賽,延平河邊的公路已是人山人海,當延平區那身穿黃衣隊來時,不小心龍舟撞到橋墩,龍舟翻個四腳朝天,人們不歡而散。端午,古老的中國節,我們的驕傲,我愛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