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溫和慈祥的母親連夜織趕著布,準備給遠走的游子做一身新好的衣服,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父母親也是這樣默默無聞,毫無怨言的做著。在我外婆那個年代,我的外公外婆也是無私的人群其中兩個。
那時社會落后,生活條件差,不準自家去掙錢,當時上學又要交錢,雖然只交三四元,四五元。但對當時來說,拿出這份錢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外公每天編織竹塞和以及其他關于竹子之類的東西。天還沒有亮,外公就拿上編織好的物品到市場上去賣,才勉強湊上學費,但后來竹塞一方面也關的東西賣不出去,所以媽媽才沒有能繼續上學。而外婆就省吃減用,吃的是稀的不能稀的稀飯,桌上的菜自然也就是更少了,因為當時社會落后,很少有誰家種的有菜。外婆最關愛的是我的母親,因為她是她兄弟姐妹中年紀最小的一個。當我的母親生病時,她把她自己都不愿意吃的糖偷偷的給了母親。
那是外婆極少的時候去市場買的糖,總是無私的給了媽驪和舅舅他們。但媽媽很想吃糖時,就把家翻來覆去,把家翻的很亂。但外婆還是用她的無私寬容了母親。而現在,母親用同樣的愛給予了我。母愛是無私的,是寬容。是能給予我力量,一種神奇的力量。她所給予我們的不只這些。但是很容易被我們忽視或者被我們遺忘。其實,任何對我們的愛我們都應該珍惜,珍藏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