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爸爸去上學》是一部撼人心魄、催人淚下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就發(fā)生在貧困山區(qū)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石娃,真名叫李勇,于1980年4月出生在甘肅省寧縣瓦斜鄉(xiāng)永吉村。當時,李勇的父親已52歲,母親47歲。老來又得子無疑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但對生活貧困的農村人來說,究竟是喜是憂?誰也說不清。
果真,天有不測風云,影片主人公石娃的母親得病不幸離開了人世,石娃的爸爸石大在負擔不起姐弟倆的學費窘境下,就用一把旋轉著的勺子決定了姐弟倆的命運。酷愛讀書的姐姐為了弟弟毅然退了學,操持起家務,并早早嫁了人,從彩禮錢里拿出一部分解決了弟弟學費的燃眉之急。但石娃在一次上學路經(jīng)小河時,急流沖走了女同學,心有余悸而逃了學。石大的一句:“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便讓石娃對學習又充滿了信心。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一定要有敢于和困難斗爭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決不能半途而廢。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正是石娃的自強不息,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考上了師范,可就在大家為這個不幸的家庭而高興的時候,石娃的父親終于癱倒在了床上。去縣城讀師范,那么誰來照顧半身不遂的父親呢?如果留下來照顧父親,可他又是多么希望讀書啊!他曾跪在他媽媽的遺像前傾訴,要他媽媽告訴他該怎么辦!石娃又一次陷入了困境。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他父親為了不拖石娃的后腿,就在半夜趁石娃熟睡的時候,竟跳井自盡,石娃從睡夢中驚醒,不知道從哪來的勇氣,直接跳進了井中,死死地抱著父親拼命地掙扎,生怕父親會沉下去。救起了父親之后,石娃噙著眼淚說:“爸,我去上學,但我要背著你去上學。我要時時刻刻都照顧著您!”父親終于被兒子的堅定而動搖,同意了石娃的請求,就這樣,石娃背著父親跨進了師范的大門。
這故事告訴了我們人窮志不窮,有志者事竟成,我們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學習石娃能在艱苦的學習生活路上,不埋怨,不放棄地刻苦學習,不辜負村里人、家人、老師對他的重望,用學習成績、用行動來報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