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無處不在,有時它是不隨手亂丟垃圾,有時它是一句“謝謝”,有時它是少說一句粗話,有時它是拾金不昧,有時它是……然而我今天要說的中華民族最悠久的文明禮儀——禮讓。
有一次,我幫媽媽曬被子,剛把被子放上去,突然感覺下雨了,咦?太陽好端端的在上面,怎么會下雨呢?我把妹妹叫了過來,說:“看,天空中既有太陽,又下著雨,真奇怪。”妹妹說:“不可能,哪有既有太陽又有雨的天氣?”“你不信?”“不信。”我把媽媽叫了過來,媽媽聽了我的話哈哈大笑,笑著說:“你倆抬頭看看四樓。”我和妹妹抬頭一看,呀,原來四樓曬的濕衣服正在往下滴水。我和妹妹覺得很生氣,想去四樓理論,媽媽笑著說:“不用了,鄰里之間,這點小事算什么,不要為此傷了和氣。”我明白了:鄰里之間的文明是相互謙讓、相互體諒。
還有一次我看見鄰居家的王叔叔下樓梯時,一位阿姨正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上樓。當他們碰面時,那位阿姨雖然滿頭大汗,卻毫不失儀態。微笑著說:“你先過吧,我先下去,等你下來了,我過。”那位阿姨的話不但樸實,而且深深溫暖了我的心。阿姨是多么熱心腸啊!她拎著大包小包的,卻自愿下樓先讓別人過。阿姨這種謙讓的精神著實讓我佩服。正在這時,這位王叔叔看起來彬彬有禮地說:“我兩手空空,您拎著那么多東西。還是您先過吧!”說完那位叔叔就輕步的上去了,直到阿姨上過樓梯,他才肯下來。此時此刻,王叔叔的行為更讓我敬佩了。
其實,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只是你不善于發現而已。學生見老師向老師問好;別人幫助你時跟別人道謝;做錯事時跟別人道歉……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心中,愿文明之花開放在每一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