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武志祥不停地找我旁邊的人說話,都快把我吵死了;下課的時候,他與同學打打鬧鬧,老師天天找他麻煩。直接入題,人物個性已鮮明突出。“喂,武志祥!你就不能收斂點,把精力都用到學習上?”我曾不止一次這樣對武志祥說,可他每次不是當作耳邊風就是在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時就跑了,把我氣得牙癢癢。
“牙癢癢”倒是夸張,卻能反襯“武志祥”的特點。
“我說,你就不能進步一點點,你知不知道,跟你坐在一起,讓我這個好學生臉上很沒面子呀!武志祥!”“哎呀,煩死了,你比我奶奶還嘮叨!”看武志祥還在起跑線上打轉,我心里急死了,決定在作文里將他的缺點“發揚光大”。嘿嘿!武志祥,我們班報上見面!自言自語,側面表現武志祥的特點,決定寫文章“斗爭”,推進情節發展,不動聲色。果然!這一點很有效,當我在全班同學面前龍飛鳳舞地讀著描寫武志祥各種行為的作文的時候,分明看到武志祥腦門上冒出了三根黑線。
哈哈!哈哈!武志祥,這次你該痛改前非了吧。“三根黑線”暗示下文武志祥改變的可能性。此筆看似隨意而描,其實則顯示出作者運筆的技巧高超。
可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武志祥的變化這么快。“可是”一轉,過渡到下文,點題。
上課時,后面的同學用筆拼命地戳著武志祥的背:“喂!喂!武志祥!”我心想:oh!天啊!今天上課又不能清凈了。我急忙用手指把耳朵堵住,不想讓他們的談話聲打擾我的思路。一分鐘過去了。
。。。
,二分鐘過去了。。。
。咦?怎么沒有說話聲呢?我把手放下來,吃驚地望著武志祥。沒想到呀!他正在專心致志地做題呢!哇!武志祥今天這是怎么了,難道今天坐在我身邊的是他的雙胞胎兄弟?武志祥的變化也太快了吧!以我慣常的舉動,表現“沒有想到”的感受,從而表現出武志祥的變化之大。
武志祥現在改掉了他的一些缺點,比如說:上課不聽講,不瘋瘋打打,衣裳整潔呀等等。不可能吧?難道我的作文有這么大的魔力,讓一個人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改掉這么多毛病?再渲染“我”的疑惑,突出題目。武志祥,我真為你的變化高興!翻轉盛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