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升國旗的時候,我總會在心里默默地說:“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記得小時候,家里有一個被子彈射穿的水壺,上面至今還依稀寫著:紅一方面軍,五個字眼,放在蔣家祖先牌位前祭拜。可能是因為我跟它有著一份不解之緣吧,我總喜歡把它裝上水玩耍嬉戲。太爺爺見狀,總是會用慈祥的目光暗示著我:“眼看手勿動!”
有一次,我在玩水時把它弄丟了。一向慈愛的太爺爺,卻用嚴厲的口氣發聲要不惜一切代價找回那個水壺。我隨口說了一句:“不是一個水壺嗎?等明兒讓爺爺去集市上買一個不就行了嗎?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還未等我說完,太爺爺一個巴掌打在我臉上,便叫他所有的子孫、曾孫出來搜尋。從此我再也看不到那個“玩具”的蹤影了,太爺爺也因此對我冷淡了許多。
直到我九歲那年,在一次不經意中,我在太爺爺房間看到了那個破爛不堪的水壺,也讓我回憶起了那件刻骨銘心的往事,便飛奔著跑去跟太爺爺說,我找到了那個消失已久的水壺,好讓太爺爺重新給予我一如既往的溫暖。誰知太爺爺一聲不哼,眼睛凝望著東方日出的地方,似乎看到了什么……
幾天后,太爺爺逝世了,我跪在蔣家世代的祠堂里,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淚流滿面,卻不知他們為何會這樣。又過了幾天,我忽然在自己家門口發現多了一塊小木牌。我也經常對著它一個人默默地發呆,我不明白,這塊有著一個五角形和縣長題名的八個字眼“革命先輩永垂不朽”字樣的牌子,它怎么會釘在我家的門頂上,我求知的心靈,怎么也弄不明白,我們家誰是革命先輩。
后來,我才明白,匾額上所說的“革命先輩”是太爺爺。我的太爺爺在1934年就參加了革命,是一名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過抗日,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曾經穿過了人跡罕至的松潘平原,翻越過終年冰封的岷山。在一次穿越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線時,太爺爺不幸中彈,幸好有那個水壺幫忙緩解了子彈帶來的沖擊力,才讓太爺爺得以脫險。
我的太爺爺是一名工農紅軍,共產黨員,革命戰爭年代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出生入死,回鄉后當過村支書,盡心盡力地為村民們工作。我的爸爸媽媽也是共產黨員,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勤奮地工作著。而我呢,是一名少先隊員。我出生于沒有硝煙迷漫的和平時代,是溫室里的花朵,翅膀下的小鳥。
但我不能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產黨人、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祖國的繁榮富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我們的和平民主自由……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告誡我們青少年:“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是的,我們青少年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社會明天的主人,國家建設的重擔就要落在我們肩上。為了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我們要永遠跟黨走,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讓我們心中時刻擁有黨,時刻記住黨,時刻銘記住少先隊員的標準,長大后也要爭做一名優秀的黨員,做出比老一輩更驕人的成績!現在,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立志報國,爭做黨的事業繼承人,用勤勞和智慧描繪出新世紀的宏偉藍圖。我努力著、奮斗著、追求著、成長著、實現著!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里說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我們哪怕羽翼尚未豐滿,翅膀也依舊稚嫩,但我們毫不退縮,因為黨的事業、國家的未來靠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繼續開創。哪怕前進的道路是大雨傾盆,風雪載途,我們始終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國歌響起,每當我聆聽這激昂高亢的旋律,心中自然就會升騰起對黨和祖國深深的愛,并一遍又一遍地重溫自己的誓言:“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名優秀少先隊員,時刻準備著為祖國奉獻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