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無聲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如果這樣度過一生呢?那種漫長的簡直快要窒息的歲月該如何度過呢?
海輪凱勒女士告訴我們:要勇于面對現實,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追求屬于自己的夢想。她的夢想是擁有三天的光明。第一天,她要看人;第二天,她要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跡;第三天,她要看城市;
她是一個失去光明的人,都能為了夢想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那對于我們來說,苦難又算什么呢?
記得一個多月前,我們迎來了期中考,考試失利的我變得畏懼試卷,我厭煩于看見那張布滿了鉤叉的試卷。我疏遠它,將它棄之于桌底,頗有一種眼不見,心不煩的感覺。
當時想,也許那將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苦難,永遠渡不過去的苦難,我可能會自暴自棄,頹廢得連自己都不認識。那天晚上,我隨意翻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人公面對困難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化悲傷為動力,她開始學習盲文,縱使手已經被盲書磨得紅腫發黑;她學習說話,用手模著別人的嘴形,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不厭其煩。比起她,我的苦難又算什么呢?
我重新拾起那張被遺棄的試卷,努力解答自己每一道錯誤的題目,試著分析這里為什么會錯,是不是什么知識點沒有掌握,。。。。。。很多天過去了,那道看似是人生中的坎,也不再那么可怕。每個人都會經歷苦難,但又會爬起,因為我們有夢想,有追逐的方向!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它讓我明白在逆境中爬起來,在微小的苦難面前微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