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人覺得《西游記》是一篇老的不能再老的文章,但是如今的我細細體會還是能體會出很多東西。
談談《西游記》中的人物吧,唐僧,一位普通的高僧,他為了普度眾生,不辭辛苦,歷盡久久八十一難,去西天取圣經。這是什么?是他為了蕓蕓眾生執著的付出。對于現在的我們,且不談為了蕓蕓眾生作出什么大事,但是我們誰又能有對理想的那一份執著與不辭辛苦呢?現在的我們大都生活在父母的嬌生慣養之中,誰能有那么一份理想,誰能有那么一顆熾熱的追夢心?誰又能讓理想成為拐杖,行走在追夢的道路上?再說說那孫悟空,書的開始是以“潑猴,潑猴”的稱呼的,可是后來,他,卻被封為“斗戰神佛”,這從“猴”到“佛”是多大的蛻變?這莫大的改變是哪里來的?仔細想想,不正是他當年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消磨和唐僧的關愛嗎?這說明什么?人不可能一輩子總是不變的,既然可以改變自己,為什么不自己主動一點,讓自己變得更好呢?“猴”亦可以。人為什么不可以呢?再說說沙僧,這個老實巴交的人,那么多年來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就這樣走完了整個路程,這心性,不該學習和傳承嗎?最后說說豬八戒,這個憨厚的豬,他雖然貪吃還好色,但是每每他和妖怪打斗的時候,卻是毫不含糊,認認真真,他,要么不做,要么做好,這種精神,我們未嘗不可以學習。
其實,讀《西游記》可以讀到很多的。
上一篇:2014,“動”起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