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字詞(精選)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字詞,這需要查閱相關資料才能解答出來,根據多年的學習經驗,如果解答出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字詞,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字詞】相關方法經驗,供你參考借鑒。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字詞
很抱歉,我無法為您提供“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字詞”的相關信息。不過,我可以和您分享一些有關“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主要規定了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及目標,主要分為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幾個部分。
在識字方面,大綱要求小學生掌握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在閱讀方面,大綱要求小學生能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誦讀兒歌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在寫作方面,大綱要求小學生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見的應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條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在口語交際方面,大綱要求小學生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所見所聞。
在綜合性學習方面,大綱要求小學生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觀察所得。
菏澤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4年版)》規定:“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掌握和積累,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律,掌握運用語文的合適方式,形成必要的語感。”
在課程目標方面,要求“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在課程內容方面,要求“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情感意蘊,品味語言藝術,提高文化修養”。
在課程實施方面,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
在課程評價方面,要求“重視對讀書的考查。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閱讀過程、方法和效果。要關注學生閱讀興趣和價值取向、閱讀方法與習慣、閱讀能力和閱讀面等方面的進步與發展。要注意發現并即時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的閃光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是國家教委于1986年11月12日發布的法規,1987年7月1日起施行。共八章三十四條。該大綱主要規定了小學教學的目標、任務和原則,以及各年級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是小學進行各科教學的基本依據。
小學教學大綱語文
小學教學大綱語文包括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的內容。大綱規定了每個年級的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1.識字與寫字。
小學階段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會寫。要求學生喜歡書寫漢字,并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5)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6)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3.寫作。
(1)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
(2)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3)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口語交際。
(1)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做簡單的發言。
(2)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5.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小學語文的教學大綱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學會說普通話,能使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
3.能認識大寫字母,并學習拼音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學習用筆描紅臨寫。
4.掌握漢字的筆畫名稱、筆順規則、偏旁和部首的名稱,能在田字格中進行漢字書寫。
5.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三、閱讀
1.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和他人交流。
5.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并感受到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掌握頓號、破折號的用法。
7.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和復述課文。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詞語。
9.學習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句。
10.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他人交流。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并感受到語言的優美。
1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閱讀要有感情,閱讀要有方法。
12.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簡單的問題。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說說自己的感受。能就所讀的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并就一些熱門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有些讀物的文字中學可以用成語概括,知道中學可以誦讀或復述。學習瀏覽,能根據需要收集有關信息,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0萬字。
13.熱心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積極參加古詩誦讀活動,有展示自我的愿望。
14.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學會用鋼筆書寫和毛筆書寫漢字。學習寫鉛筆字,做到字跡端正、行款整齊。
15.學會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嘴唇;會利用工具書進行閱讀;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詞句的內涵;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的運用;會使用字典、詞典的字典查閱字典、詞典;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理解詞句的意思和表達方法;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閱讀敘事性作品時,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時,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情境;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節奏、韻律感受作品的美;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6.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課外閱讀總量在400萬字以上。
17.樂于參加古詩誦讀活動,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并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搜集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18.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能說出聲母、韻母、聲調的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19.會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對學習過的字詞,努力做到會讀會寫會說(特別是不帶調兒的平舌音、翹舌音的不易區分)。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速度(20左右字/分)。在寫得清楚的基礎上力求寫得好些(正確、工整、有一定的速度)。
20.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學習使用計算機鍵盤輸入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字詞為本網站原創作品,不得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