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大家聽到這首歌一定都很熟悉吧!沒錯,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在這首歌里包含著一個故事,如果你想聽就聽我慢慢道來:“1934年春,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在他剛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時,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另一位共產黨員、戲劇家夏衍接手將這個故事寫成了電影劇本,聶耳主動要求為田漢寫就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當他讀到歌詞“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他仿佛聽到了母親的呻吟、民族的呼聲、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愛國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壯、激昂的旋律從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后來又在躲避國民黨政府追捕的顛沛流離中完成了曲譜定稿。一首表現中華民族的剛強性格,顯示祖國尊嚴、充滿同仇敵愾、團結御敵豪邁氣概的革命戰歌就這樣誕生了。這是聶耳短暫一生中的最后一個作品。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當時中華民族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這首在中華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戰斗的號角,鼓舞了中華民族兒女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去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去建設社會主義。
還有鐵人王進喜,在1958年,他從玉門油田率領1205鉆井隊趕到當地的馬家窯,于1960年4月14日經苦干五夜五夜后,大慶第一口油井開鉆,不久即噴出原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鉆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繃帶連夜回到井隊。第二口油井在即將發生井噴的危急時刻,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并且,還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井噴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鉆機,工進喜身上卻被堿性很大的泥漿燒起了大泡。房東老大娘見他連續幾天幾夜奮戰在井場沒有回來,就感慨地說“王隊長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字傳遍了油田,并通過新聞媒介的宣傳響徹了全中國。
而且,還有明珠回歸,就是香港,和澳門回歸。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以偉大的政治家的智慧和膽略,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造性構想,為解決香港問題、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開辟了切實可行的道路。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根據香港、澳門發展的新形勢,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把按照“一國兩制”方針管理好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確定為新時期治國理政的重大課題,進一步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
當然,還有很多的英雄和偉大的事跡,我就不一一講了,讀了這本我愛我的祖國書,我已經有了不少知識了,如果你也想知道這些的話,就趕緊來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