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論語譯注讀后感300字 論語譯注讀后感800字篇一
感謝學校開了讀經典這門課程,我們語文謝老師帶領著我們早晚吟誦。在幼兒園的時候背誦過《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國學經典,我對古文化很好奇,雖然很多不太理解其中的涵義,但是謝老師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書慢慢就能體會書本中的道理,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老師告訴我們,《論語》是我國儒家經典核心著作,記載著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多么有用途,“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對我來說有些深奧,但是從讀經典這幾個月以來,加大了識字量,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朗誦能力,對學習尤其是學習語文助力不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有認真讀書,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書中篇經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一節我最喜歡,意思是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我們要誠實守信,不撒謊,學習認真,溫習功課,不辜負父母老師的期望和朋友的信任。時刻提醒自己,約束自己。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做好這些,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陶冶我們的性情。當然這些很多是老師和父母講給我聽的一些理解,我要按照孔子說的那樣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讀好經典,不斷提高自己。
論語譯注讀后感300字 論語譯注讀后感800字篇二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論語》,使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體會。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涵蓋了哲學、政治、倫理、文學、道德等諸多方面,內容十分廣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了解到孔子對各個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實行“有教無類”,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教育學生從不分貧富貴賤,只要拿十條干肉作學費,他沒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貴族的權利,他開創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他不愧為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對學習和思考的論述非常精辟,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糊涂;只思考不學習,便會疑惑不解。說明“學”與“思”結合才是學習的正確途徑。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孔子為了這個目標,終生去踐行它。他的思想對現在的社會仍有啟迪。他為了這個目標,帶領弟子周游列國。到了老年,他開始修訂《春秋》、《詩經》等,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播做出了貢獻。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決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踐行它。
論語譯注讀后感300字 論語譯注讀后感800字篇三
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著他的為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朋友,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人生觀、世界觀。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是很相信這句話的。這并不是說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現實的可悲的社會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譚。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機會總會相對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處世哲學……正是在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納的基礎上,才會成為朋友。事實上,你不能期望貴族會從心里真正接受平民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他可能對你和藹可親、體貼照顧,那是一種教養、一種禮儀、一種體現自身優雅高貴的表現形式。無法通徹地了解相互的生活習俗、知識結構、文化構成等等,又何來的溝通和所謂的心靈碰撞?又談何長久的相處、融合及接納?
以前總說門當戶對是封建毒害的殘余,但真的沒有更現實的意義嗎?就我看來,它是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經常被忽略的、精神層次上的鋪墊。當然,我并不是說要把其當成一種鐵定律例來執行,而是認為應該作為必要的參考來對待。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好的朋友是良師,他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想、行動,令你覺得快樂幸福,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好的朋友不見得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卻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地站在你身邊,也許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種態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離的。否則就是非愛行為,就是事君數,思辱矣;朋友數,思疏矣。
那么如何可以結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讓自己成為善良的、樂觀的、幸福的人,使自己與這些美好的品德相貼近,那么至少可以在與這樣美好的人相遇時共品一杯茶。
論語譯注讀后感300字 論語譯注讀后感800字篇四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論語。別說里面的內容了,就單單簡介就把我嚇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在法國巴黎說:”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確,我讀了大半部論語,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學習的道理。
論語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說的話。背論語,真是受益匪淺。
8月8日,是奧運會的開幕式。有一個環節,是有2024個人在擊缶,他們一邊擊缶一邊誦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當時,我大聲地跟著背,我弟弟則在一旁跟著小小聲的背。
論語蘊含的道理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說,光讀書不思考,你是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學習,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如果我們不去細細品味,就不會嘗到它的精華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嘗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沒用。兩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中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的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衷于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像那種人那樣。有時候,我們考試成績下來了,考了95分,自我感覺不錯,因為還有好多同學排在我后面呢。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是不會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沒想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華,在我們現在那么發達的社會都那么需要它。
論語的內容實在太深奧了。一時是理解不過來的。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我會慢慢的體會到它的精髓。
上一篇:儒林外史第五回的讀后感50 儒林外史第五回的讀后感600字作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