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這個給人以溫馨而樸素的名字,帶著一股鄉野的氣息,牽引著我們走進了一個孩童純真的內心世界。這本書講訴了一個叫桑桑的男孩在油麻地村里小學六年的成長歷程,它是一部包含著親情﹑友情和堅定信念的經典之作。簡要概括《草房子》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
主人公桑桑是一個善良﹑純真的孩子,但同時他也擁有兒童所特有的性格——很好動﹑愛耍小性子。一次,桑桑看見漁民捕魚,心里直癢癢,于是索性將爸爸媽媽的蚊帳剪成了一張網,去河邊捕魚。媽媽知道因由后,罰桑桑晚上不能掛蚊帳,結果桑桑被蚊子叮的渾身是包。我最為欣賞桑桑從來不在人前人后以父親為榮,覺得自己有什么特殊。桑桑的父親桑喬是桑桑所在小學的校長。桑桑的父親是一個責任感很強﹑有著很強榮譽感的人。他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嚴格的老師;對于老師們而言,則是一個優秀的領導;面對家長,他又化身善良。
因為是在農村,學校里的孩子并不是每個都擁有富裕的家境。關于學費的問題,這位校長做了多少精心安排?我就不一一道來了,精彩內容留給你去看吧!在桑桑的世界里,還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陪伴著他成長,那就是在幕后默默連接故事主線的鴿群。從“幫助”桑桑結識了細馬到被桑桑賣了換錢給杜小康,讓杜小康能在校門口擺攤賺錢,無一例外的都參與其中,但最后卻不得不離開這個家,遷往別處。倒是有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味道了。
在《草房子》里,給我留下印象較深的無疑就是“艾地”、“白雀”、“紅門”等幾章,但是讀完后竟發現結尾更是比之前來得驚心,甚至把主人公的命也扯上了!桑桑脖子上長了一個包,醫生說桑桑活不了多久,桑桑的爸爸帶著桑桑四處尋訪名醫﹑尋找民間偏方。那時我還在想:千萬要保佑桑桑平安無事啊!天意弄人,千方百計找到了一個能治好這個病的人,但他在不久之前就已經去世了。在桑桑和他的家人近乎絕望之際,忽然間冒出一個老頭,三兩下就把桑桑的病奇跡般的治好了!一場疾病風波也就此平息了,但從中也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對《草房子》的介紹太多。結局是美好的,桑桑的爸爸因為在油麻地小學工作盡責而升職,桑桑在油麻地度過了幸福而難忘的童年,跟著爸爸及家人們一起離開了油麻地……
童年,一所充滿回憶和純真的草房子。也許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間那樣的草房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全文都在介紹《草房子》,你自己的感受呢?你讀了這本書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