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的日子,無數的人在瞬間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似乎,時間已定格在了那地動山搖、昏天黑地的場景。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溫家寶總理在四川地震災區(qū)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這是無畏者對災難的蔑視,這是大勇者對中國人智慧和凝聚力的信任,這是樂觀者對更加美好的明天的期待和渴望。
回首過去,中國人民不堪幾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終于在上個世紀初爆發(fā)了“辛亥革命”,把皇帝趕下了寶座,推翻了封建統(tǒng)治。在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舊中國,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帝國主義的鐵蹄不斷踏入我們的國土,大肆侵略蹂躪國人。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人民終于翻身做了主人。然而,“文革”十年,中國經濟建設停滯不前,國力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終于,在1979年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興國策略,從此中國經濟騰飛,國力逐漸強盛,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強國之林……由此可見,中國人民從來是壓不垮的,中國人民從來就是堅忍不拔的。
而今,在大災面前,“多難興邦”四字再次成為激勵中華民族支持災區(qū)人民重建家園無盡的動力。有了這樣的精神力量,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明天的太陽會更加燦爛輝煌。
不是嗎?看看那些不辭勞苦,夜以繼日搜尋生還者的戰(zhàn)士和醫(yī)務工作者吧,還有那些自己已經失去了親人卻仍堅持在前線救災的志愿者們,還有那些連維持自己的生活都非常困難還把全部積蓄都捐獻給災區(qū)的普通百姓……
在大災面前,中國人更勇敢了,中國人更加堅強了,中國人的心貼得更近了,中國人的力量更加強大了。這樣的中國人,沒有理由不相信:明天的太陽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