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包容是一種雅量,包容也是一種風度。
我覺得做人要包容。包容是一種深厚的涵養,它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帶給你心里的寧靜和恬淡,它不但可以改善自己與社會的聯系,也可以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慰籍與升華。包容是一種情操,還是一種美德。包容不是懦弱,膽怯,而是海納百川的大度與包容,是笑看風云的開懷與爽朗。
不僅人具有包容之心,連動物都懂得什么是包容,我看過一本沈石溪的書------《斑羚飛渡》中的一個故事《紅奶羊》講的是:狼和羊是天敵,狼是兇殘的,羊是乖巧的,茜露兒是一只母羊,它被黑狼大寶抓住去喂一只沒有媽媽的小狼黑球,后來黑狼大寶死了,茜露兒卻能用自己的奶水去喂養沒有親人的小狼黑球。后來,黑球為了救茜露兒,險些喪命。
茜露兒覺得狼和羊不能生活在一起了,就離開了它。過了幾年,茜露兒被兩只狼圍困,那只大公狼正是黑球,黑球認出它是茜露兒,表示出興奮與喜悅,并不顧妻子的威脅放掉了它……這個故事讓我很感動,茜露兒很偉大,它用自己偉大的母愛去包容了一個不屬于自己,而屬于天敵的一只小狼;同樣,黑球也很偉大,狼吃羊是天經地義的事,它也懂得報恩。盡管他們有特殊的關系,但畢竟也還是天敵啊!天敵之間都可以如此般的包容,我們人為什么不可以呢?
學會包容可以化解矛盾,可以讓人的胸懷變得開闊,人與人之間也能和諧相處。包容一句語言,興許會消除矛盾;包容一個動作,興許會化解誤會,包容一種流言,興許會消除爭執。在電梯里的一句問候,使我們在不到兩平米的狹小空間里不再互不理睬,變得那么尷尬。所以,包容總會拉進人與人間的感情,讓陌生不再永遠。
同時,包容也發生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例如,在公交車上有人不小心踩了你一下、同學不小心把你的筆弄丟了、有人誤會了你……你應該以一顆寬大的心去包容別人。寬宏大量是思想高尚的表現,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所以,我從現在開始讓寬厚成為我的格言。
包容就像一盞燈,燈亮了,光明就近來了,自然,溫暖就會溢繞著每一個人,人與人的感情就會被拉的很近。
做人要做包容的人,利己利人利社會。這是我對北京精神的理解。身為北京的一名小學生,我要以一顆包容的心來面對同學、面對周圍的人和事。天天在一起,同學之間免不了發生誤會與矛盾,但如果我們用一個寬容且平和的心態去看待,誤會將被消融,矛盾會被化解……包容是我們生活中絕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友誼的橋梁,是建筑的地基,是堅冰的熔點,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是心中的一泓清泉,是大海中的一葉風帆。它要伴隨我們走過這一生,有了包容,我們的心可以像地球一樣的寬,像大海一樣的廣!
生活的天地如此寬闊,我們沒有必要在彼此摩擦中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天空很大,比天空還大的是人心!每一個人包容一點,大度一點,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精彩、和諧而美好。
就讓我們學會包容,共同去遙望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