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是一種責任,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不能通過考驗,逃匿了;許多人通過了這場考驗,贏得了桂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而消失,什么也沒有留下;通過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的精神和情感依舊,人們會永遠記住他,并把他看得很高很高。
電影《我的1919》中,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鏗鏘激揚的發言,深深地震撼了我,“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歐洲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這般豪言壯志令每個中國人倍感驕傲!雖說最后中國在巴黎和會上仍以失敗而告終,他們的愛國之情卻掀起了層層漣漪,引發我的種種思考。冼星海在巴黎留學時,在法國的國慶節和貞德節上,感受到當地人對國家狂熱的愛,在悲壯的法國國歌的映襯下,他想到了自己多難的祖國,想到三年來遭受的辛酸、無助、孤單、悲痛、哀愁、抑郁各種感情混合在一起,心中頓時涌出挽救民族危亡的念頭。他,人身在巴黎,仍不忘祖國母親,看到農民飽受“三座大山”的壓迫、壓榨與剝削,即使是風調雨順的好年頭,也擺脫不了悲慘的命運。
于是,冼星海回到祖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為祖國母親貢獻他的一份力量。愛國,報國是我們應為祖國做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他渴望回到祖國,拯救祖國的人民,幫助他們脫離苦海。他對祖國的熱愛讓我覺得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他對祖國的赤膽忠心讓我因為華夏兒女而自豪,他的那種愛國之情讓我油然起敬。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又該為祖國為親人做些什么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揚中國文化,發展科技,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就是這個世紀的主宰,祖國未來的希望。愛國是一種責任,是每個人應具有的情操,是我們身為華夏兒女驕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