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上麗江的土地,我便能感知這里是一個非凡的地方。麗江距昆明527公里,冠譽(yù)為風(fēng)景如畫之地,這里屹立著猶如蛟龍凌空的玉龍雪山;躺著當(dāng)今世界上最窄,最長和落差最深的虎跳峽。
麗江是納西文化的中心,又是漢族、藏族、白族等多民族文化藝術(shù)的交匯處。而麗江古城的存在,更是讓這座處在云貴高原西北部的平凡城市顯得意義非凡。初來乍到的人都說:古城的街道仿佛迷宮,此地沒有中軸概念、沒有對稱的布局,分不清東南西北,找不到幾條垂直的路,整個人迷失在古城之中。然而,這也是古城的魅力。古城的街道風(fēng)情無限,鋪的全是當(dāng)?shù)靥禺a(chǎn)的五花石板,有點凹凸不平,想快點走都比較困難。唯有慢慢地走,慢慢地品味這座小鎮(zhèn)的悠閑氣氛,感受這在大都市里享受不到的閑趣。我突然被一條染著奇形怪狀的布料所吸引,我走進(jìn)這家布店,老板娘熱情地告訴我,這是東巴文字。
東巴文字是中國最為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納西文化的精髓,我隱約感受到這些文字所經(jīng)受的歷史的滄桑。我要了那塊極有紀(jì)念價值的布。當(dāng)我問道古城里還有什么值得參觀的東西時,出乎我的意料,老板娘平靜地說道:“水。”老板娘是納西人,我想也許在納西人看來,人與萬物原本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和人類一樣,萬物本有靈,因此在他們堅定的信念里,崇拜著山川,珍惜著草木,自然也更景仰與他們福禍相依的水,那是大自然的賜予,是麗江的魂。
黑龍?zhí)兜娜至鞫扇龡l小溪貫穿古城,家家小橋戶戶流水,構(gòu)成了古城縱橫交錯的水系。不大的地方,幾十條流水,我總感覺麗江古城仿佛就建在了水上面,流水宛如是古城一條美麗的飄帶,連著東家,也連著西家。鄰里之間便因為這些水日夜的相連,而互通有無,守望相互了千百個寒暑……麗江,麗江!多水的麗江,吸引了納西人的聚集,他們也世世代代傾注心力,用心經(jīng)營麗江。納西人因水而愛上了麗江,而今天的我,愛上的,卻是這個多水柔情的古城。也因為水,引起了古城里一片商業(yè)繁華的景象。酒吧一條街就駐在一條未名的水流兩旁,而酒吧里的樂手并不是想象中那熱情奔放的年輕人,而是一些精通古樂的老人。聽說有一個超過100歲的老樂手用超過200年的樂器演奏了超過700年的樂曲。他們用古老的聲音為我展現(xiàn)了一個樂天知命的民族,展現(xiàn)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麗江。然而,一個美麗的地名,總有她美麗的由來;一個因為水而美麗的古城,總有她源源不絕的水源。都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麗江的水源是金沙江的,金沙江的水源又是長江的;金沙江孕育的是麗江人,而長江孕育的是神州大地,孕育的是中華名族!這也許就是麗江,一個曾今給許多人祝福,同時也讓許多人為她祝福的地方。而這靜靜清泉,悠悠的流水,也將把這些祝福來到金沙江,帶到與她緊緊相連的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