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好書就像結交一個朋友。先從它的名字開始認識它,看到封面是自己喜歡的質地與畫面,仿佛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讓人看著舒服順眼。然后把它捧起,慢慢地、細細地去了解它。
友有好友,書有好書。一本本世人皆知的名著便是一個個好友,初識它,并不了解它,于是就要去細細品味它,了解它,一段時日后,便能摸清他的“脾氣”、“性格”。你再去看他時,他的字里行間就顯露出了性格的變化,是威嚴,是親切,是深厚,還是細膩。有時你與這本書志趣相投,你便會與書成為“死黨”、知心朋友。
一本圖畫書便是一個小調皮蛋,它時而讓你發笑,時而讓你感動,時而讓你哭笑不得。在我兩三歲初識字時,圖畫書成為了我的摯友,因為那時我還讀不懂“大部頭”的著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時候的“摯友”變得疏遠,越接近我的,是一些中外的著作、小說,不過有時翻出一本圖畫書,看著上面稚嫩的涂鴉,總會想起什么來。
一本本已經發黃的舊書,是我爸爸的“朋友”。他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領略了世態炎涼。捧起它,總覺得沉甸甸的。翻開扉頁,爸爸初識他的年月日依舊清晰,原來時間再快,也會留下痕跡。
一本本翻了多次的書,就如一位熟悉的朋友,相見總有話要說,他了解我,我也了解它,那些勾畫、折過角的書頁,都是證明。
還有一位被我戲稱為“隨身家教”的書,它,就是已陪伴我五年的字典。它里面的每一個字,對我都有幫助,是它在我讀大部頭小說的時候幫助我認識陌生的朋友,使我對任何一本書了如指掌,他就像一位有名的介紹人,使我多了許多朋友。
讀書如交友,交友不謹慎便落入陷阱,永不復回;選書不謹慎,小則平淡無聊,大則傷及心靈。朋友就如一面鏡子,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書也如此,讀一本好書,就如在讀陌生的自己,有時自己溫順,有時自己丑陋,有時自己美麗,還有時,覺得自己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