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這風景無限的百花園里,每一位妙齡女子都是一株芳香奇麗的花。而我獨愛那一朵豁達、恬靜如荷花般的薛寶釵。
古人文字里的寶釵,此刻已清晰地勾勒在我的眼前:曼妙的身姿、美麗的容顏,顯得楚楚動人,落落大方。白皙的鵝蛋臉上,幾抹緋紅,像初春綻放的桃花,嬌艷可人。她那微微抖動著的長睫毛下,一雙睿智聰穎的雙眸,似兩團灼人的火、兩顆玲瓏剔透流光溢彩的水晶。
寶釵天資聰惠、博學宏覽。豆蔻芳齡的寶釵對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樣樣不遜色,甚至畫論藥理、參憚悟道也可以娓娓道來。現在正值春季,此刻正落春雨,我凝望黑色中的夜,眼前仿佛浮現出那一幕幕:那一個輕移蓮花,漫步花間,呤詩誦經的才女,脫俗而才情;那個憑欄而坐,在九曲回廊之間,手執(zhí)古冊的女子,專注而真;那個置身十二金釵中引古論今,表達己見的超女,聰惠而博學。這樣的女子我怎能不欣賞呢?
寶釵樸素恬淡,是非分明。這是一場春雨過后的小聚。寶玉、寶釵、黛玉……圍席而坐,好不熱鬧。許是今日黛玉興致極佳,微醉失言后,寶釵從容立起的一席話盡顯才智本色:“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西廂記》、《琵琶》以及《元人百種》……”這語重心長的言語保護了黛玉、幫助了黛玉,如此富有正義感的女子,在瓣封建的古代是怎樣的難能可貴啊!
寶釵豁達大度,能忍能讓。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貞靜為主,女工為次。讓寶釵從一個七八歲難纏的“頑童”,迅速成長為一位“淑女”。黛玉的小心眼自寶釵走進賈府就派上了用場。處處存著戒心,多次挖苦譏笑寶釵,可是寶釵卻“渾然為覺”,從末心存芥蒂。古話說得好“日久見人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黛玉也知道了寶釵的好,自慚而語:“你素日待人,只當你心里藏奸……”這位寬厚忍讓的女子,早在二、三百年前還慷慨囊、幫助弱小。睢!史湘云的螃蟹宴有寶釵買單、黛玉的燕窩是釵姐“刷卡”……這樣一位奇女子怎能讓我不欽佩呢?
薛寶釵,一朵綻放在塵世間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散發(fā)出清心淡雅的芬芳,怎能叫我不著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