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經典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民族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厚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內涵,承載著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取向,可以啟迪人生、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凈化心靈。
“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這話時保爾一生的真實寫照,命運的坎坷并未使保爾灰心喪氣,相反,正是這千難萬險,鑄就了這塊自強不息的“鋼鐵”。只有勇敢地面對生活的艱辛,才能使自己變得堅強。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后,我認為我成長了許多,我明白了,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是一種積累。荀子有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毅力,它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而會更堅強地去面對。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保爾小時候的生活十分艱苦,不是被母親責罵,就是受神父冤打。但他以樂觀面對生活,憑著驚人的毅力,仍然堅持生活,并立志要從軍。保爾長大后,終于實現了他的志向——當一名軍人。從軍期間,受到了老一輩的栽培和教育。自身又長期實踐,他憑著毅力,在勞動、戰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學習和嚴格要求自己,終于鍛煉成具有崇高理想、堅毅的意志和剛強性格的革命戰士。
他把整個生命和所有精力毫無保留的地奉獻給世界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努力使世界和平!這種精神是多么可貴啊!如果保爾沒有憑著毅力,他怎么可能煉成一個有崇高理想、堅毅的意志和剛強性格的革命戰士呢?讀了這本書,我才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是對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就拿保爾來說,他一生的命運非常坎坷,然而他憑著什么讓自己活下去呢?
是毅力,是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像他這樣,十幾歲就立足沙場,奮勇殺敵,在沙場上,他被砍了好幾刀,仍然咬牙堅持,為什么呢?還是因為毅力,年輕的他后來疾病纏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著,有休假的機會仍然工作著,毅力真是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啊!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遇到困難,只要勇敢地去面對,我們就會發覺,我們也是有毅力的。
人的一生很精彩,有著酸甜苦辣,也有離別時的傷心,不然,怎么會有重逢時的喜悅呢?在我們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遠是不可能的——從古自今,有哪一個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沒有,他們都是在挫折中鍛煉了自己,使自己名垂青史。我們不要以為實現理想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在這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只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夠克服這困難和挫折。例如:司馬遷編《史記》歷史用了20多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30年之多……古今中外,有誰能夠一步登天呢?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有毅力的人面對考驗能從容面對,輕松獲得勝利。因此,只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才能獲得成功,所以堅強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的內心有了極大的震撼,感到成熟了不少,我也知道了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做什么!
上一篇: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