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了語文書上,老舍先生寫的文章——《養花》,我不僅覺得老舍先生對花草感情深厚,以至于把它們當作最好的朋友看待,我還通過老舍先生多年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花的樂趣。
老舍對花的感情在全文里表露無疑,其中有三個方面,令我感受很深,甚至他樂我樂,他愁我愁。
第一,老舍先生把養花看成生活中的樂趣,。他沒有養奇花異草,所養的都是些“好種易活”的花。“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老舍先生的這種情感,和一般人不同,一般人認為要養花就要養好花,花開得大,開得香才能顯示出主人厲害,而老舍先生一切不論。雖然我家也沒有奇花異草,花也有大有小,而且,香味還撲鼻而來,但是那是因為我懶,所以才不養那些名貴難養的花。“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這句話用令一個角度去教育了我,令我收益非淺。
第二,老舍先生說:“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還是會死的。”因為他愛花如愛友,天天照管他們,讀到這段我感觸很深,因為我有這方面的教訓。那是前年,爸爸把管理玫瑰花的任務交給了我。開始我每天都給菊花澆水,有時還加些肥料。后來,我要考鋼琴,所以再也沒動過那盆玫瑰花。一個下著傾盆大雨的夜晚,我也沒有理那盆玫瑰花。第二天,我發現它倒在盆里,還有水流出來,仿佛是她在流淚,為此我很內疚,同時,我覺得花的確要照管。老舍先生天天照管那些花草,并像好朋友似的關心它們,所以,他的花長得非常好。以后,我要向老舍先生學習,愛花如愛草。
第三,花草對于老舍先生來說,是“勝于吃藥”的,他認為養花“有益身心”。我很贊成這一點。我婆婆有一次開刀做手術后,情緒很低落,除了看書讀報,看看電視,就別無他事了。公公看見后,也沒有辦法。后來聽說養花能調節情緒,于是,公公就買了幾盆花給婆婆養。婆婆每天澆澆這盆,搬搬那盆,覺得豐富了生活,也覺得有事干了。就因為這個,我們一家人都愛上了花草。現在,婆婆家的天臺上的花品種很多,有杜鵑花、月季花、茉莉花等等。每當他們當中有一個綻開花朵,我們全家人的心都是樂滋滋的。
愛花吧!大家都像老舍先生一樣愛花,大家都和老舍先生一起分享那有喜有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的愉快的養花旅程吧!
上一篇:舊塑料袋要幾袋人才撿得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