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一個激動人心的一年,因為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將在這年的中國北京舉行,這是每一個華夏兒女都在期盼的一年。我們迎接奧運,我們歡慶奧運,我們向奧運致敬——奧運精神。
奧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奧運會為何而精彩,就是因為它不僅是運動員體育技能的比拼,也是運動員意志品質的較量。一屆又一屆的奧運會,無數英雄運動員揮灑汗水,向我們展現了力量與技巧的美,也書寫了偉大的奧運精神。
“更快、更高、更強”是奧運會的口號,它指運動員要有理想,要朝著自己的理想不斷邁進,要有不怕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1936年美國著名黑人選手歐文斯在柏林奧運會上跑出了10秒2的100米世界紀錄,這個紀錄一直保持了20年,有人認為“10秒極限”,不要能會有更快的速度了。然而,從1968年到今天的近40年間,先后有10人次打破了男子百米賽跑的世界紀錄。現在男子百米世界紀錄是9秒77,這一成績是牙買加運動員鮑威爾在2005年雅典國際田聯大獎賽上創造的。這充分體現了運動員們不怕困難朝著自己的理想不斷邁進,勇于挑戰人類體能和精神的極限。
每當一些運動員通過自己付出的汗水和心血站在領獎臺時,他們總是帶著喜悅的笑容,那他們是怎樣成功的呢?他們正是擁有了“頑強、拼搏、進取”的精神。匈牙利射擊人卡樂里·塔卡克斯在1938年的世界射擊錦標賽上與隊友共同贏得了手槍團體金牌.但是在比賽后不久爆發的戰爭中他失去了右手.這一事故給他造成了身體和精神上的打擊很多人認為他再也不可能重返賽場。然而塔卡克斯并沒有向命運低頭,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開始學習左手射擊經過了10年的刻苦努力,最終在1948年倫敦奧運會上取得了冠軍,還打破了世界記錄。
我曾經也有過目標,那就是在期末考試考過外語一直遙遙領先的我的一位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