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博的一天天臨近,人們也時不時的說到“低炭生活,節約減排”這句話。我產生了一個疑問:低炭是什么呢?通過上網查資料后我知到了,“低碳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所謂低碳,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而減緩溫室效映對地球的危害。
同時我在網上查到了溫室效應對地球的危害:
1、人類的傳染病、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增高,危害人們的健康。
2、生物物種的遷徙可能跟不上氣候變化的速度,影響動植物的分布,導致惡性物質循環。
3、加劇全球干旱、洪澇等災難事件的頻率和程度。
4、海平面上升對經濟相對發達的沿海地區產生重大影響。
5、全球范圍內農作物的產量和品種的地理分布將發生變化。
6、一些島嶼和國家的沿海城市可能淹于水中。
那么我們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我們要把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為準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我們可以用數個塑料盒盛水,在冷凍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可以將空調設置在除濕模式工作,此時即使室溫稍高也能令人感覺涼爽,且比制冷模式省電。可以每張紙都雙面打印,相當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可以等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因為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其實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電小到玩具、書籍和擺設,每一樣物品的生產都要消耗資源和能源,都會帶來碳排放,你廢棄的東西也許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購買新的生活用品或平時勤動手動腦,讓舊物換新顏,也可以實現“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都自然會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量。
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拯救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