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洞庭秋月,吟岳陽樓記,觀瀟湘夜雨,聞湖湘之風。仔細體會,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散發著獨特而有意蘊的氣息,有著不一樣的光芒。
曾記否?屈原在這里賦《離騷》,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之懷;曾記否?范仲淹在這里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慨;曾記否?沈從文筆下湘西風情的美與真……
漫步在搖曳的青柳旁,看那草叢中粉嫩嬌小的桃花,又或是在綿綿細雨中,微風徐徐時,不斷感受到這土地的悠遠,與溫柔。歷史的久遠,雖有著光陰的洗禮,可總覺得一切都那么真,那么的充滿深蘊。李白,杜甫,賈誼,屈原…這些歷史上的名人以不同的心態,來到這片土地上,抒發自己內心的喜與悲,默默感受著這片土地帶給他們的撫藉,這也是他們才能的一種舒展吧!但就是這種“舒展”豐富了蘊藏在這片土地上的湖湘文化,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說到湖湘文化,源遠流長,其精神特質和發展想必也少不了岳麓書院的形成與發展吧!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好比魚兒與水一樣密不可分,岳麓書院的形成既植根于這片沃土,又開創了湖湘文化的新風氣,使其更加熠熠生輝。“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對于楚材的形成,這種文化可是功不可沒,因此我們要更加了解湖湘文化,了解這片土地上的綠光。
說真的,若不去深入了解這種文化,我也不會發現,原來在我們身邊隱藏著這么多的精神財富,那種“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精髓,那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時時體現著。而現在,我們也可以驕傲的說像奧運冠軍龍清泉,及宋祖英、李谷一等人也是湖湘子弟追求這種文化的代表人,這種文化既有著團結、愛國的精神意蘊,又造就了博采內外眾家,廣為交融,優化思維的思維方式,將使我們不斷前進。前有古人的豐富,后也有來人。我們可以思古人,讀著作,解其意,更可以明其意,努力追隨。路漫漫,但精神永在。
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閃爍著湖湘文化的氣息,更有著我們對它的呼喚與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