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我抓住機(jī)會,刻意感恩父母。也沒什么,就是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吧,我想讓他們輕松快樂一些。
除夕,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大家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這時候正好該我表現(xiàn)表現(xiàn)。于是,我自告奮勇要幫助父母包餃子。媽媽一聽便爽快地答應(yīng)了下來。我們立即做好了分工,爸爸搟餃子皮,我和媽媽包餃子。我用左手托著餃子皮,右手舀上滿滿一勺餡兒,放在皮中間,把餃子皮的兩端往中間一合,使勁一捏,餃子就包成了。
只是,此前也鬧了點笑話。起初使勁一捏時,餡兒竟然像小蟲一樣從餃子皮側(cè)面鉆了出去。我一看,趕緊把餡兒堵住,可皮兒仍舊“張著大嘴”。弄了半天,皮兒就是合不攏“嘴”。我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下來,嚷嚷道:“這餃子真是太不‘聽話’了,我不包了!”
媽媽看到我灰心喪氣的樣子,走過來,笑瞇瞇地對我說:“孩子,不是餃子不‘聽話’,是你包餃子的方法不對呀!”
“那怎么包呀,媽媽,教教我吧!”我拽著媽媽的手,撒嬌道。
“好!”媽媽點點頭。然后,媽媽給我做了示范,一步一步地教我。我明白了,又有了信心,便振作起來,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先把皮托在手心上,輕輕地舀起一小勺餡兒,把皮的兩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用虎口使勁一捏,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就包好了。
我按照這法子連包了好幾個,心里逐漸泛起一些快慰的勝利感。這時,我覺得盤子里的餃子就好像是一個個士兵,我就是大將,指揮他們在“陣地”里整齊地排兵布陣,心里真是美極了。
吃著我親手包出的餃子,不僅我心里感覺比蜜都甜,爸爸媽媽也說:“孩子長大了,會幫父母包餃子了。孩子包的餃子,算得上是孝心餃子,味道就是不一樣!”
好一個孝心餃子!
在這個世界上,父母能不顧一切地為自己的子女傾其所有。他們大多并不需要子女在物質(zhì)上讓他們多么滿足,而是希望子女能夠體貼他們,子女的孝順就是他們獲得的最滿足的報答。
那么,我就從孝心餃子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來回報生我養(yǎng)我教我的父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