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關于“1+1”有段經典的對話:
“1+1什么情況下不等于2?”
“在算錯的情況下。”
其實,“1+1”這道經典試題的答案還真是千姿百態,幾乎觸及了多個方面,不信您請看:
“1+1”之算術篇
我記得我最早接觸的加法算式無關0,而是1+1=2。這幾乎是一個很自然又合乎算理的式子,可謂人盡皆知。所以“1+1”堪稱加法算術的典型代表。
“1+1”之漢字篇
中國人最值得驕傲的當數我們的漢字。“1+1”打一個字謎,答案則是“王”,如果有人用“1+1=?”打一個字謎,答案則是“田”。可見咱們祖先在造字時無意中隱藏了“1+1”,于是這“1+1”便成了如今人們常見的字謎題。
“1+1”之生活篇
有人說“1+1=3”,因為一個爸爸+一個媽媽=爸爸+媽媽+我。
有人說“1+1=1”,因為一群羊+一群羊還是一群羊。
生活中充滿奇妙樂趣的現象讓“1+1”再次發生變化,脫離了“數”與“字”的限制,真是怎么說怎么有理!
“1+1”之哲思篇
思想品德書上說的“競爭合作求雙贏”指的就是1+1≥2。人離不開合作,拉封丹曾講過:“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渺小的。”在當今競爭愈加激烈的社會環境下,單靠自我力量是不夠的,你還要學會借助外力,這樣才能做到雙贏甚至多贏。
“1+1”之食物篇
俗語云:“民以食為天。”其實仔細一想,很多今天人們喜愛的食物與“1+1”也有關。如夾心餅干,三明治等。它們改變了以往食物單個存在的形式,巧妙地采用了“1+1”的構思,在兩層之間“埋伏”下無窮的變化與花樣,可謂是拯救了餅干
單一發展的命運。
“1+1”之總結篇
人的思維是充滿創造力的,隨著時代的前進,各行各業的飛速發展,“1+1”早已伴隨著人們的不斷探索有了各種各樣新的含義,新的概念。從最初的數學算術到現在的一種生活現象的概括,乃至對人類衣食住行的應用,“1+1”就是人類多向思維的典型例證!
相信“1+1”會因為人們的探索而演變出更多富有魅力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