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流言止于智者
格言出處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荀子?大略》)
格言名典如果有一天,流言蜚語襲擊了你,不必膽怯,不要回避,不能屈服,請相信“流言止于智者”這句顛撲不破的真理。(謝冬冬《流言止于智者》)
智者說,要有光,于是世間充滿了光明。
智者說,要有萬物,于是世間充滿了萬物。
有人說了,這是上帝說的,不是智者。
哦,對不起,和大家一樣,我也是聽智者說的。
原來人間的道理,要靠智者傳播。
若干年前,耶穌本人不也是因為“褻瀆神”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嗎?隨著他的追隨者的增加,人們才把他的話當做“神旨”而不是“流言”。
流言何至于讓當時的人如此忌憚呢?因為在這些荒誕不經、被視為異端的句子中包含著的正是生活的真諦,這足以讓那些妄圖掩蓋事實真相的人膽戰心驚。
在一個由庸人組成的社會中,天才洞見的真理常常被稱為“流言”,與之對立的,就是所謂智者們頂禮膜拜的“箴言”,所以我們理解了:蘇格拉底因為“腐蝕青年思想”被判喝下毒芹汁,布魯諾以“異端邪說罪”被綁上火刑柱……
真正的智者不會懼怕流言,因為他傳遞的思想有無限的生命力。智者的流言,是以平易的方式把真理揭示給大眾,并非某一小撮精英圈子獨享的話語,而是流傳于普通大眾的又一種真知。流言是在把思想和語言以最巧妙、最易被人接受的形式結合起來,所以思想的傳遞,如果不是板著面孔的話,從來就不存在精英與草根之分。
流言是流動的智慧,而非僵死的框架。流言從不矯揉造作,也不孤芳自賞。它總是一針見血地戳穿虛假的面具,直達事實真相。
社會要給流言以空間,更要給真正的智者以空間。當一個智者不再自言自語、自說自話而開始制造流言時,也許社會上又多了一個智者而少了一個傻瓜。
其實智者說的是:上帝要有光,于是世間就有了光明。
上帝是誰?上帝其實也是一位智者。
流言,始于智者。
上一篇:你是我的尊嚴,我是你的奴隸
下一篇:三十六計,走為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