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歷史遺產的一顆璀璨明珠,就鑲嵌在美麗的江漢平原上。她令中外無數游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漫步朝黃鶴樓而行,走過上書“三楚一樓”的牌坊,迎面是一對一米多高的銅鑄黃鶴,全身金燦燦的,體態輕盈,一只向遠處眺望,一只低頭默想。
繞過銅鶴,我們便來到黃鶴樓前。黃鶴樓有五層,約50多米高。每層樓的檐角上都掛著風鈴,每當夜幕降臨,晚風徐徐吹來時,風鈴清脆的叮當聲,使黃鶴樓顯得更加古老莊嚴。整個黃鶴樓頂全是油亮的黃琉璃瓦,在陽光下金光耀眼。第一層樓周圍用漢白玉欄桿圍繞,上刻花蟲鳥獸,栩栩如生。樓內,中央藻井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四周還有姿態各異的白鶴雕塑。金鎖窗,朱漆門相互映襯,色彩鮮明,雄偉壯麗。周圍有49根大紅柱,正面墻上有一幅高9米、寬6米的陶瓷巨型壁畫,畫著一位鶴發童顏的仙人,銀須飄飄,乘著白鶴,橫吹玉笛,俯視人間,似有戀戀不舍之意。白鶴在黃鶴樓旁盤旋,少女們揮動長袖載歌載舞,青年們舉杯相祝,老人們翹首長天,舉著果品,似乎在表達著對仙人的無限感激之情。
沿著樓梯,看完歷代丹青妙手的作品之后,我來到了三樓,繞過影壁,就看到了兩幅仿漢壁畫。右邊是吳王在黃鶴樓大宴群臣的情景:大臣們向吳王舉杯慶賀,像是在歌頌吳王的功績,又像在贊美黃鶴樓的壯觀。吳王舉杯含笑傾聽著,一旁的侍女們翩翩起舞,樓外戰旗飄飄,侍衛們來回踱步,戰馬奔馳……再看左邊一幅畫,已完全不是剛才那華麗的場面了,而是勞動人民修建黃鶴樓的情景:烈日當頭,一群民工正在忙碌:有的拖木頭,有的在刻木雕,有的在刷彩漆。一個拖木頭的老人敞著懷,骨瘦如柴,腰彎得像張弓,旁邊的監工用鞭子使勁地抽打著他……這真是絕妙的對比啊!
登上五樓,憑窗眺望,秀美的東湖宛如一塊無瑕的碧玉嵌在江漢平原上,晴川歷歷,芳草萋萋,好一幅難用筆墨描繪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