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曾這樣說過:“每個人都要讀書,這樣你才會變得有學識。”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每個人都能上學了,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在貧窮的山村里,有人還讀不上書。今天,我就看了一部關于山村貧困人家讀不上書的這樣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做《上學路上》。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貧困的山村里有一個非常愛學習的小姑娘,她叫王燕。在第二學期,他們要交學雜費24.8元,而他家很窮,她媽媽又重男輕女,只讓她的兩個弟弟去上學,除非24.8元王燕自己賺到。熱愛學習的王燕開始通過賣雞蛋、賣筆、賣羊羔,賺足10元錢。然后乘車到“水固”摘枸杞,要摘滿一百多斤才能賺夠學雜費,然而她成功賺到了,她可以上學了。
24.8元就能讓一位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學到知識。他們是那樣的勤儉節約。然而,對于我們來說,24.8元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數目,我們的書包、鞋、衣裳等等。遠遠要超過這個24.8元。而對于他們來說24.8元能夠讓一個孩子讀到書,學到知識。我們的學費僅僅是24.8元,我們一學期要好幾百學費,24.8元在學校吃飯都不夠。這里面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一個是好幾百,一個卻是24.8元。這正因為我們的經濟條件遠遠超過了他們,這也是因為現在科學發達,人們對這里的建設,讓我們這里變得更美好,交通更加方便。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有錢讀書,就要讀好書,好讀書。而他們那里非常貧困,都是平房,還會引發洪水、地震、泥石流等等災害。我們這里一開始并不這么富裕,正是因為有了學問,有了知識才有“資本”去建設。而王燕熱愛讀書,因為她要建設自己的家鄉,她要讓自己的家鄉變得更美好。我們現在有這么好的學習機會,那么我們就要更加珍惜學習機會。要讓自己成為棟梁之才,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然而,王燕是那樣的勤勞,自己辛苦賺學費,這是個多么勤勞、獨立的孩子,她自己賺錢,自己供自己上學讀書。而我們呢?我們什么都不會做,個個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也不幫大人做家務,更別說像王燕出去賺錢了,我們一天到晚就想玩耍。我們不應該這樣,我們應該像王燕那樣勤奮、懂事。我沉思著,有多少孩子像王燕那樣讀不起書,上不起學。而我們現在的生活多美好呀!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悟很多:我們要勤奮學習,追求進步,因為你一天不進步,那就會倒退兩天。同時也要辛勤勞動,為爸媽分擔家務,而且還要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向王燕學習,我們不能辜負了爸媽對我們的期望,也不能辜負了老師對我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