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們的生活就離不開讀書,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錯,書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消遣時間表,更多的是要從中收獲知識與做人的道理。
翻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我仿佛看見那多日無獵物的老漁夫,仍然無悔地選擇踏上那漁船,又一次踏上了途。這一次,他是幸運的,卻又是不幸的,他捕到了一條大馬哈魚,可血腥味吸引了鯊魚,來與他爭搶獵物,他并未灰心,在狂風暴雨中與鯊魚戰斗,終于帶著大馬哈魚的骨架上了岸,傲然說出:“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是的,人不能被打敗,無論前方的路怎樣,我都將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該來的總是會來,無法逃避時只能一戰,縱使毀滅亦無悔!讀陶淵明的《飲酒》詩,體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那種置身鬧市卻人靜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讀世界經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讓我們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卻能夠擁有善良美麗的心靈、淳樸真誠的品質、平靜從容的氣質和不卑不亢的風度,他的內心在時間的見證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們在尋覓美的真諦的同時去追求心靈的高尚與純潔。
可在標新立異的現代生活中,與書本競爭的對手太多太強了。人們可以輕松地敲著電腦鍵盤,打出一行行大小均勻的文字,研讀詩書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可晝夜不停目不轉睛地關注股票的張跌,卻不愛翻閱唐詩宋詞元曲;人們有了痛苦煩悶寧愿上麻將桌下舞池去發泄,卻不愿靜下心來反思以尋求心靈的澄明……他們疏遠了讓他們返璞歸真的心靈殿堂——書籍。清貧把持不當,就會變成寒傖;小康處理不妥,便會陷入俗氣。
清貧而不寒傖,小康而不俗氣,關鍵是要有書卷氣,而不是市俗氣。如果你熱愛知識,即使失去財富,你還是富有的,如果你只熱愛財富,失去它你會一無所有。因此我們必須超越時間的限制,去感知、探求人類的一切。
惟有讀書能夠讓我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兩極中保持寧靜與平衡。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使人愉快、使人陶醉,圖書交易更讓人收益非淺。
所以就讓我們盡情的在書海的世界里漫游,感悟那屬于我們的成長